新闻背后的故事

Stories behind the News

媒丽风景线丨施芸:媒体融合浪潮里的技术“她”力量

2024-10-08

她是一位在媒体技术领域深耕的骨干代表,20年来,她与团队小伙伴一起亲历了媒体业态由纸质载体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壮阔变迁。

这段历程犹如一条蜿蜒的技术长河,既蕴含着持续进步的涓涓细流,也经历着技术革新带来的汹涌波涛,而她恰如这河流中一枚不懈旋转、精准契合的齿轮。

在媒体融合浪潮的推动下,她和团队小伙伴不断自我调整,怀揣着对媒体融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切好奇,以谦卑之心与敏锐的洞察力,在媒体融合的征途上不断探索与前行,更好地适应这一变革的深水区,努力开创媒体融合的美好新篇章。

本期“媒丽风景线”,一起聚焦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骨干施芸及她所在的技术团队。

▲施芸(中)与用户交流业务系统

1

数字传承,守护历史记忆

浙报集团报史馆,是“浙报八景”之一,也是许多人来到浙报的“打卡点”。参观报史馆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早期的珍贵的报刊资料已经被悉心整理转化成数字媒体资料进行保存展示。其中就有一组十个版本的《浙江日报》报头的展示,向大家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故事,特别吸睛。

“《浙江日报》报头演变的故事就是我们在进行‘浙报集团历史数据数字化项目’过程中发掘的。”2003年,施芸与团队小伙伴一起接手了“浙报集团历史数据数字化项目”工作,面对堆积如山的历史报刊,团队不断克难攻坚,用了整整3年时间,成功实现集团所有报纸的数字化,挽救了诸多濒临消失的宝贵文化资料,《浙江日报》报头的演变就是数字化过程中梳理出来的“亮点”之一。也是在这一年(2006年)2月,浙报集团率先推出国内首张数字报纸,标志着历史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技术之力让过往与现在无缝对接。如今,集团出版的每一份报纸,都可以通过数字报纸慢慢翻阅、细细品味。

2

技术赋能,探索媒体深度融合

当媒体融合的号角吹响,作为媒体技术团队的一员,这无疑是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与价值的篇章。施芸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深刻的变革之中,与团队并肩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

在不断地研究、摸索中,2016年媒立方1.0诞生,奠定了集团媒体技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助力集团踏上了媒体转型升级的征途。施芸和团队小伙伴们都深知,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不仅是生存之需,更是发展之要。

2017年,施芸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九家县市报媒立方系统的全面上线,把技术送到集团的每一家县市报。而媒立方项目,仍在不断迭代升级,从媒立方1.0的初步探索,到媒立方2.0的深度优化,再到如今完全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媒立方3.0,每一次迭代都凝聚着团队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刻理解与前瞻布局。


▲施芸和团队小伙伴在海宁日报上线媒立方现场(左) 援助贵州上线媒立方系统(右)

媒立方3.0不仅集成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内容生产的智能化、个性化,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媒体机构提供了精准的用户画像与市场需求洞察,助力其在新媒体时代抢占先机。

3

技术引领,共谋未来图景

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5G、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场转型之旅中,施芸和技术团队小伙伴们也深刻体会到,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技术赋能以及在新闻一线采编人员的加持下,施芸和小伙伴们一起,将冰冷的代码最终化作温暖人心的文字与图像,将媒立方成功送上云端,天目蓝云精彩亮相,全省一张网得以在全省范围内开花结果,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助力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多元、高效的媒体生态。

施芸所在的技术团队,还研发出了基于全媒体智能中台的‘融媒通’应用”,该平台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发的“智媒体资产管理及应用平台亦斩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华东广播技术年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深度融合,更是理念、模式、流程等多维度创新的集中体现。

持续学习、勇于创新,以技术引领,共谋未来更好图景,施芸和传播大脑的小伙伴们一直在路上。

供稿: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主编:王丽

策划:韩益勃

审核:娄炜栋

浙报大家庭邮箱:zbdjt@853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