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钱江晚报》2025年第一期人文读本,作为文学副刊类栏目的《晚潮》,首次以4、5打通版的形式,选登了6篇征文,和读者一起辞旧迎新。
截至2025年元旦,潮新闻文娱频道《晚潮》栏目中的文章,浏览量已破2.3亿。这基本上是用户直接进入频道内阅读,或者分享到社交媒体上阅读后的数据。
最新出版的《浙江文坛2023卷》中,知名评论家周维强在《静默与生机——2023年浙江散文杂文阅读札记》一文中写道:“《钱江晚报》副刊《晚潮》在潮新闻客户端上开辟了分享空间,吸纳了大量散文作者的撰稿和晚报读者的阅读……我所知的浙江省散文家,老中青均有在上面发表作品……这既是给散文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表园地,也是面向社会提供了新的阅读大世界。”
在越来越碎片化、快节奏的观看偏好下,《晚潮》如何吸引流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阅读者来关注、参与?《晚潮》栏目主理人潮新闻文娱中心陈骥分享背后的故事——
① 互动
融媒体时代,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鼓励、引导更多作者关心、关注潮新闻,作为《晚潮》栏目主理人,定位既像产品经理,又同时兼顾了售后服务。作为文娱中心最资深的采编人员,我一边学习使用创作者平台的各种新功能,一边通过各种通讯工具,手把手地教作者如何发稿、贴图、改文,同时全天候地接受创作者的反馈意见,并把他们的需求同步给技术支持及时升级(在此特别感谢潮新闻运营及技术支持部门的小伙伴)。
于是,过去的2024年,在潮客的晚潮圈,我们与创作者间的互动是热烈的:不断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创作者涌入;每次给出写作主题、发出约稿信息,都能收到高质量的文章;很多作者,会对圈子里的帖子和文章,展开评论,提出建议,彼此鼓励;来稿中,还往往隐藏着新闻线索,给记者提供采访素材……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越来越多创作者有了舒适感——
有作者说:2024是重启写作的一年,是与晚潮相遇的一年。
有作者说:一周不上来发个帖子,会感觉似乎有什么事漏做了。
有作者把自己在《晚潮》上发的文章,结集出版,还有的带着孩子一起加入写作……
② 接地气
《晚潮》是一个文学副刊类栏目,与钱江晚报同时诞生,在全国文学界有着独特的地位,它积极体现文章为时为事的特质,既感受四季更替,也关注重大事件,从目前开设的写点生活、画家心事、江南物语、掌故丛谈、瞄影评、食货志、四时八节等二十几个版块,可以看出《晚潮》的取材倾向与构架思路。
举个例子。
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中文78|一个年级与一个时代的故事”系列,来自“我们的高考”征稿。
2022年高考日来临前,我与师兄,也是《晚潮》作者的中山大学长江学者黄仕忠教授聊起,《晚潮》想策划一组有关高考的文章,得到了积极的响应。这一年,是他们杭大中文系毕业四十周年。6月16日,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两位长江学者首发后,《晚潮》陆续上线了30多篇“中文78”的文章。截至8月底,客户端内的阅读量破了300万。
版块接地气有烟火气了,写作者就有话可说,阅读者就会有共鸣,就会去转发分享,积极参与。
③ 用心用情
过去的2024年,有两件小事让我甚觉欣慰。
3月初,武义作协的一位作者推荐来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先生用写作抵御病痛,与癌症战斗多年的事。
在此之前,我已关注到他在创作者平台上发的帖子,也组织了编发,只是此时才知道,这是一位年过七十且多病的“硬汉”。
这一年,我和这位作者在平台上,一直有来有往地联系着。
12月,当我们以“晚潮|年”为主题约稿时,再次收到这位作者的文章:
我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老叟。早些年前遭遇过车祸,还生过几次大病。近三年多来在与“肿瘤君”打仗中,自己也受了重伤。2024年开始,我又与死亡之神几次碰面……
2024年岁末到了,终于可以大声说:“今年在与病魔的战斗中我胜利了。”
……
往晚潮栏目上传并被刊发,开始于一次偶然。我家乡作家朋友文才了得,为了找他文章看,注册了晚潮,并且上传了自己写的文章。意想不到的是去年12月初,刊发了第一篇文章,以后我就不停地写不停地上传。每当文章被刊发,我就乐得像健康人一样。
……
我要感谢不曾见面的晚潮的众多作者朋友以及晚潮的编辑们。治病主要靠的是医生,但也要病人健康的心态的支撑。看书写文不断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念,也不断改变了我对疾病的态度。
看到这篇文章,看到《晚潮》能帮到这样一位躺在病床上用手机写作的作者,真的很高兴。
另一件事讲的是一个女孩。
再早一年,在采访单位遇到了一家三口,这位爸爸听说我来采访,想到女儿常常说起,便和妈妈带着女儿过来了。女孩微缩着身子,低着头。
爸爸一说,我想起来了,这位女孩也是平台的作者之一,她的文字基础很好。不过因为考试失利,孩子情绪有些低沉。
我和她说:你的文字基础比许多大人都好,看的书又多;你喜欢我们这个平台,只管写来好了,每一篇我都会认真看的;从你的文章看来,你平时不太跟别人打交道,你要开心起来,情绪好了看到的世界都会有另一种模样。
之后,我们加了微信,时不时的有交流。常常我也会把写得好的容易学习的文章发给她……
2024年,几月份?忘了,天气很好。小朋友的来稿里面配了照片,是一个没有见过的笑得很开心的女孩。
我问:哦,很好。跟同学一起去玩了?
答:照片里的人是我呀!
吃了一惊。
写作真的可以让人有这么大的改变?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 ,《晚潮》的回声。